你可以难过,也可以温柔地前进

你越不想它来,它就越赖着不走:如何面对讨厌的情绪?

🌧️你越不想它来,它就越赖着不走:
如何面对讨厌的情绪?

有没有一种情绪,是你最不想面对的?

  • 焦虑?
  • 内疚?
  • 悲伤?
  • 愤怒?

我们很自然会想:

“我不该有这种想法。”
“我必须立刻冷静下来。”
“这些情绪太糟糕了,我不要它们。”

身边的人有时也会说:“你想太多了。” “放轻松一点啦。”

但你有没有发现,越是抗拒,情绪反而越强烈?

这,正是“接纳”(Acceptance)想要帮助我们的地方。

🌱 什么是“接纳”?

在接受与承诺疗法(ACT)中,接纳指的是:愿意让自己的内在经验自然浮现,包括情绪、念头、身体感觉——而不是试图控制、压抑或逃避它们。

接纳不代表你“喜欢”这些情绪,而是你愿意为它们留一点空间,让它们出现在你的人生里、停留一会,然后慢慢离开。

接纳不是软弱,而是一种更成熟的内在姿态:不再与自己的感受为敌。

☂️ 为什么要练习接纳?

很多人会担心:

“如果我不抗争情绪,会不会就永远陷在痛苦里?”

其实恰恰相反。真正让我们痛苦的,往往不是情绪本身,而是我们挣扎着想要控制它们的那股力气。

举几个例子:

  • 你越抗拒焦虑,焦虑越强烈。
  • 你越不想悲伤,心里越沉重。
  • 你越想忘记一件事,它就越常浮现。

接纳的本质,是减少内耗,保留能量,把注意力重新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。

💡 小练习:让情绪坐在你身边

下次当你感受到强烈情绪时,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想像练习:

  • 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,闭上眼睛。
  • 想像你的情绪是一个访客,比如“焦虑小姐”、“悲伤先生”。
  • 想像它走进你的房间,在你旁边坐下。
  • 不需要赶它走,只是默默地陪着它、观察它。
“你好,焦虑。谢谢你来提醒我一些重要的事。虽然你现在让我不舒服,但我不会推开你。我可以和你共处。”

🧭 接纳的背后,是一种选择

接纳不是放弃,更不是宿命论。

它代表着一种更深的自由:

即使我现在很难受,我仍然可以选择过自己重视的生活。

你可以一边感到焦虑,一边继续照顾孩子。
你可以一边心痛,一边仍然选择善待自己。
你可以一边感到不安,一边朝着你渴望的方向前行。

这,就是接纳的力量。

✨ 结语

你不需要等情绪消失,才开始过你想要的人生。
你可以带着情绪,一起前进。

接纳,是对自己最温柔的允许。
它不是“忍耐”,也不是“假装没事”,而是告诉自己:

“我正在经历情绪,它不是敌人,而是生命的一部分。”
📌 温馨提醒:接纳是 ACT(接受与承诺疗法)中的一个核心技巧。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感到困难,也欢迎你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协助。

Comments